消費升級,對促進經濟增長、提升經濟發展質量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強調,五年來,我國經濟實力躍上新臺階,國內生產總值從54萬億元增加到82.7萬億元,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與此同時,消費對拉動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由54.9%提高到58.8%,服務業比重從45.3%上升到51.6%,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逐步提升的同時,聚焦高質量發展成為2018年經濟增長的核心話題。對此,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推進消費轉型升級,發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其中也明確提出,將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再延長三年,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等重大利好。
消費升級禮包涵蓋多個領域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五年來,發展新動能迅速壯大,經濟增長實現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轉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同拉動,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轉向依靠三次產業共同帶動,這是多年想實現而沒有實現的重大結構性變革。
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丁一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018年經濟增長將聚焦高質量,擺脫速度情結。“實現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涉及很多方面,首先體現在收入層面,人均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這一點中國已經做到了。其次,是制造業的升級換代,提高經濟競爭力,發揮技術創新的作用。此外,促進消費轉型升級,拉動經濟增長,這些都是高質量發展的體現。”
政府工作報告在培育消費新業態、新模式上也給出了實實在在的政策“大禮包”。比如將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再延長三年,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支持社會力量增加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服務供給;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
值得關注的是,2018年春節旅游消費創歷史新高再次印證了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強大動力。國家旅游局的數據顯示,今年春節長假,全國共接待游客3.86億人次,同比增長12.1%;實現旅游收入4750億元,同比增長12.6%,均創歷史新高。
注重消費出口投資協同發展
消費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近年來愈發突出。不過。記者注意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強調拉動經濟增長不僅僅依靠某一類產業,或者是某一架“馬車”,而是要注重消費、出口、投資的協同作用。在主要依靠消費促增長的同時,也需要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過去五年,政府一直致力于優化投資結構,鼓勵民間投資,發揮政府投資的撬動作用,引導更多資金投向強基礎、增后勁、惠民生領域。具體包括高速鐵路運營里程從9000多公里增加到2萬5千公里、占世界三分之二;高速公路里程從9.6萬公里增加到13.6萬公里;新建改建農村公路127萬公里,新建民航機場46個,開工重大水利工程122項;完成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建成全球最大的移動寬帶網。
與此同時,2018年將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引導民間投資在基礎設施領域的作用和貢獻。政府工作報告強調,2018年將完成鐵路投資7320億元、公路水運投資1.8萬億元左右,水利在建投資規模達到1萬億元,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向中西部地區傾斜。
此外,根據報告要求,將落實鼓勵民間投資政策措施,在鐵路、民航、油氣、電信等領域推出一批有吸引力的項目,務必使民間資本進得來、能發展。
丁一凡表示,民間投資仍面臨“玻璃門”和“彈簧門”問題。在諸多領域,民間投資仍存在市場準入的隱性障礙。想要更好地發揮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首先要降低民間投資準入門檻,豐富融資渠道,激發民間投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