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近年來迅速興起,發展勢頭強勁。目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序幕開啟,工業互聯網成為大國競爭的新熱點,中國也在順應發展大勢,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聯合主辦的2018工業互聯網峰會前不久在北京舉行。峰會期間,海爾家電產業集團副總裁陳錄城詳細介紹了由海爾搭建的中國獨創的世界級工業互聯網平臺——COSMOPlat。海爾COSMOPlat宏觀上為中國企業智能制造轉型升級提供平臺服務,微觀上可為企業客戶復制行業最佳實踐、減少試錯成本、提升生產效率、降低庫存壓力,為中國智能制造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和經驗。
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海爾集團作為全國首批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從2012年開始建設互聯工廠,從大規模制造轉型大規模定制,變產銷分離為產銷合一,形成了落實供給側改革和轉型智能制造模式的實踐路徑。同時,海爾自主研發,打造了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互聯網平臺——COSMOPlat,是中國獨創、全球引領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是全球惟一有用戶全流程參與體驗實現用戶終身價值的共創共贏多邊平臺,是全球最大的大規模定制解決方案平臺,構建起智能制造創新能力與攸關各方價值最大化的生態系統,形成了物聯網范式的“世界第三極”。它具備獨創性、時代性、普適性三大特征。
陳錄城在接受中國工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COSMOPlat平臺上,用戶通過社群交互向著終身用戶演化;互聯工廠則推動大規模生產向大規模定制轉變,實現高精度下的高效率;而平臺本身又是一個開放的生態圈,其由用戶驅動,并吸引著全球一流資源。終身用戶塑造的全周期、互聯工廠打造的全流程、開放共享構建的全生態,共同構成了COS-MOPlat平臺的大規模定制模式,是COS-MOPlat差異化的競爭優勢。
差異化特點提升企業競爭力
海爾自主創新的COSMOPlat作為全球惟一能與用戶端連接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有望開啟全球企業大規模定制的先河。
海爾COSMOPlat具有以下三個差異化特點:一是以用戶體驗迭代為中心,創造用戶終身價值。COSMOPlat將用戶的需求連接起來,讓用戶全流程參與產品設計研發、生產制造、物流配送、迭代升級等環節,使企業能根據用戶需求提供商品生產定制,進而大幅提升企業經營效率和對用戶終生價值的體驗滿足。實現了從用戶交互→體驗迭代→終身用戶的引領。使生產的每臺產品都是有主的,產品直達用戶,現在我們生產的產品下線不入庫率達69%以上。
二是以互聯工廠為載體,實現由大規模制造到大規模定制的顛覆。把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形成大規模定制訂單,實現由原來的大規模制造向大規模制定的轉型。陳錄城表示,大規模生產沒有問題,可以高效率,但是它是同質化的。個性化定制也沒有問題,速度慢一點,成本高一點,但是它帶來的價格是昂貴的,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就更難了,通過COSMOPlat平臺很好地實現了大規模與個性化定制的融合,互聯工廠和傳統的智能制造企業不一樣,首先是聯用戶,用戶持續參與。其次是跟網器聯系起來,實現交互。第三是把所有資源并聯起來,從用戶交互到設計一直到服務,這些資源在這個過程中提供用戶大規模定制的解決方案,形成一定規模的訂單,再加上互聯工廠的模塊化、數字化和智能化可以有效解決效率和成本的問題。
三是打造用戶、企業、資源開放共贏的全生態。企業在組織、流程、機制上進行了顛覆,變為全流程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平臺,并聯協同,共創用戶價值,同時實現企業及資源價值的最大化。由原來的企業,變為一個開放的生態平臺。
七大模塊助力兩大服務實現
陳錄城指出,為實現高精度的用戶全流程參與產品創新服務和高效率的智慧生產服務,現有平臺在用戶交互、研發、采購、制造、物流、服務等各節點進行了廣泛的探索和實踐,其中涵蓋七大模塊。
一是用戶交互定制平臺(眾創匯),該平臺是一個用戶社群交互定制體驗平臺,用戶基于平臺可以將各種對家電的需求、好玩的創意、精彩的評論等在線交互,這里是產品創意的源泉。
二是精準營銷平臺,該平臺基于CRM管理以及用戶社群資源,通過大數據研究,將已有用戶數據和第三方歸集的用戶數據進行梳理研究,同時,應用聚類分析,形成用戶畫像和標簽管理的千人千面的精準營銷。
三是開放設計平臺,該平臺包含三個核心套件即開放創新平臺(HOPE)、HID迭代研發平臺和協同開發平臺。面向研發技術需求交互、產品設計實現和為模塊商協同開發交互的不同階段需求而搭建。
四是模塊化采購平臺,該平臺基于模塊商協同采購平臺開發,是針對模塊商資源與用戶零距離交互的需求而搭建的模塊商資源服務和聚合平臺,實現模塊商按需設計設計、模塊化供貨。采購系統采用分布式架構,用戶需求面向全球模塊商資源公開發布,系統自動精準匹配推送。
五是智能生產平臺,該平臺是產品的智慧制造平臺,其部署了智能生產的智能軟件,包括OES、APS、MES、MMS、EMS、TPM、SCADA、EAM、SPC、WMS等12個核心軟件,實現智能排產、實時監測、精準配送、計劃與能源優化等,通過智能套件的部署,可以實現百萬級產品的個性化定制需求,實現了工廠與用戶、與資源的零距離,支持工廠大規模定制。
六是智慧物流平臺,該平臺由核心的智慧運營和可視化兩大類軟件套件構成,包含平臺預約管理、智慧物流TMS、配送協同平臺、物流軌跡可視及智能管車平臺等,主要包含VOM系統、預約平臺、智慧配車系統(TMS)、HLES3.0、WMS、HUB分撥以及移動APP系統等8大軟件產品,可提供全國倉配一體的放心、省心和安心的一站式最佳服務體驗。
七是智慧服務平臺,該平臺創建了新的家電服務業態,解決用戶對家電及時維修的需求,通過社會化外包、信息化等實現訂單信息化,倉儲智能化,對用戶提供維修服務解決方案。用戶購買產品后通過該平臺一鍵錄入家電信息,建立專屬家電檔案并上傳,完全替代傳統紙質保修卡,信息永不丟失。
陳錄城表示,COSMOPlat的建設基于以上七大平臺,利用互聯聚合的各類資源持續將基礎軟件迭代升級,結合運營各方面數據集成一起,形成知識化、云化并具體提供智能制造解決方案、知識智慧化、共享集約以及大數據等四大業務能力。
建設經驗及平臺成果顯著
當前,海爾集團正在根據《中國制造2025》及《互聯網+》等戰略要求,積極探索互聯網時代下企業由大規模制造向大規模定制的轉型,COSMOPlat大規模定制解決方案平臺的建設,其核心應用大規模定制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實現全流程互聯互通,滿足用戶全流程參與的大規模定制體驗,為制造業從大規模制造向大規模定制轉型提供借鑒和示范作用,并積極踐行國家供給側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果。
陳錄城介紹,目前COSMOPlat聚集了3.2億用戶和390萬家企業,平臺交易額3133億元,呈現出指數級增長的競爭力,實現了跨行業、跨領域的擴展與服務,目前由海爾的9大互聯工廠為樣板,復制到12個行業、11個區域和20個國家,服務全球3.5萬家企業,助力中國制造企業加速向智能制造轉型升級,引領智能制造的未來趨勢。推廣到12大行業:如電子、紡織、裝備、建筑、運輸、化工等,將在每個行業打造類似海爾互聯工廠的樣板。同時在青島、上海、天津等11個區域建立示范區域。產品不入庫率達到69%,生產效率提升60%,從為庫存生產,轉變成為用戶生產。
據介紹,總部位于美國紐約的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英文簡稱“IEEE”)新標準委員(Nescom)大會已通過了一項由中國企業海爾主導的大規模定制通用要求標準的建議書,提出由海爾聯合中國電子標準化研究院成立大規模定制專項委員會,起草制定大規模定制國際標準。以往全球制造業國際標準多是產品、技術類,此次由海爾主導起草制定的大規模定制國際標準,是IEEE創辦半個多世紀以來惟一的以模式為技術框架制定的國際標準,由中國企業牽頭制定也是全球首例。全球舞臺上的中國制造元素除了中國產品、中國品牌,新加了“中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