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勞動報》報道:2017年,上海市快遞業務量達31.15億,快遞行業收入為868.89億人民幣。昨天,上海市消保委發布上??爝f服務消費調查,結果顯示:9成消費者表示最近一周內接受過快遞服務,快遞行業能始終保持較高的性價比,近7成的消費者認為快遞服務的效率較高。不過,半數以上消費者擔憂快遞公司無法有效保護消費者的個人信息。
7成快遞物品500元以內
記者了解到,為了深入了解本市快遞行業的總體情況,市消保委聯手上海社科院社會學所、上海新消費研究中心歷時一年,從消費者調查和投訴大數據兩部分著手,從消費者主觀感知和投訴客觀數據兩個維度來反映上??爝f行業的真實情況。結果顯示,上海的快遞服務具有高普及、大粘性的特點。
甄別數據顯示,100%的60歲以內消費者在最近一個月中內接受過快遞的服務。9成的消費者表示最近一周內接受過快遞服務在使用快遞的消費群體中,“雙十一”為快遞服務的高峰。在“雙十一”前的調查數據顯示,消費者中87.1%表示最近一周接受過快遞服務。在“雙十一”后的調查數據顯示,消費者中94.4%表示最近一周接受過快遞服務。而且41.1%的消費者為高頻消費者,即每周都會使用快遞。
和國外不同,相對低廉的快遞價格是中國電子商務的核心優勢之一。大量低價格的網購商品可經由快遞短時間內送達消費者,大大提升了消費便利度。調查發現,七成消費者的快遞物品金額在500元以內??爝f物品的價值與快遞服務價格成正比,快遞服務維持低價。
5成消費者擔憂信息泄露
調查顯示,近7成的消費者認為快遞服務的效率較高。在對快遞服務的效率上,有27.8%的消費者非常滿意,40.5%的消費者表示比較滿意,對快遞效率持比較滿意和非常滿意的消費者占近7成。
代簽收方式的多樣性有效提升了快遞服務效率。調查顯示,有22.9%的消費者表示最近一次收取快遞不是本人簽收,代簽收方式的多樣性有效提升了快遞服務效率。在表示是由他人代簽收的消費者中,33.8%表示是代收點,20.6%表示是家人,18.2%表示是快遞收納柜,13.1%表示是物業,9.6%表示是同事,3.5%表示是親戚朋友。
調查發現,消費者認為快遞物品的丟失和損壞屬于極小概率事件,近6成的消費者不會特意購買保價、運費險等保障增值服務。當前,消費者對居家私密度與安全性意識普遍較高,在消費者與快遞遞送人員并不熟識的情況下,仍有15.7%的消費者不介意快遞遞送人員入戶,折射出社會對日趨規范化的快遞行業及其服務人員有較高的信任度。
不過,半數以上的消費者擔憂快遞公司無法有效保護消費者的個人信息。約48.6%的消費者表示“不太相信他們能保護好消費者個人信息”,8.3%的消費者認為“個人信息多數是從快遞企業或快遞員那流失的”。
6成投訴集中在售后服務
市場集中度是指特定行業或市場的經營集中程度,通常采用“HHI指數”來衡量表示。因此HHI指數值越小市場競爭越完全。通過計算上??爝f市場HHI指數值約為0.15,上??爝f行業競爭較為完全。
當前快遞投訴較為集中的是售后服務(61.6%),其后依次是賠償糾紛(29.8%)、快遞丟失(22.9%)、快遞件損壞(11.4%)、送貨時間延遲(8.5%)、虛假簽收(5.0%)和其他(0.2%)。大數據分析顯示,消費者對快遞售后服務投訴主要集中在快遞丟失、快遞件損壞、虛假簽收、送貨時間延遲和賠償糾紛這幾個方面。
市消保委指出,建議快遞行業拉長長板,在保持快遞行業較高性價比的前提下,進一步提升服務品質。二是補齊短板,提高服務規則的公平度和透明度,優化投訴處理流程,改善消費者體驗。三是守住底板,嚴格快遞服務個人信息保護,促進行業誠信體系建設。此外,要加強行業誠信體系建設,對違法收集、利用消費者個人信息的行為記入企業和從業人員誠信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