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控政府債務風險、房地產稅立法如何推進?個稅起征點調至多少?7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梅地亞中心舉行記者會,財政部部長肖捷,副部長史耀斌、胡靜林圍繞“財稅工作和財政改革”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放水養魚”激發經濟新活力
大力減稅降費背景下,去年我國財政收入緣何實現7.4%的較快增長?
“經濟是財政的基礎,財政收入狀況歸根結底取決于經濟發展態勢。”肖捷說,去年我國經濟總量邁上80萬億元新臺階,同比增長6.9%。經濟活力不斷增強,企業效益不斷改善,這是財政收入增長的基礎條件。
與此同時,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上漲較快,直接帶動按現價計算的相關稅收快速增長;近幾年連續實施“放水養魚”的減稅降費政策,不斷培植發展新稅源,也為財政增收提供了源頭活水。
“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推動2017年我國財政收入實現較快增長。這也恰恰印證了我國經濟發展不僅出現了總量的擴大,也實現了質量和效益的提升。”肖捷說。
肖捷說,2018年,我國將繼續實施減稅降費政策,用財政收入的減法來換取企業效益的加法和市場活力的乘法。全年減稅預計超過8000億元,通過清理規范政府性基金、行政事業性收費和經營服務性收費等預計減負3000多億元。
中國未來幾年債務風險不會發生明顯變化
肖捷在記者會上說,截至2017年底,我國政府負債率36.2%,較上年有所下降,低于國際社會通用的所謂60%警戒線,也低于其他主要經濟體和一些新興市場國家的負債水平。預計未來幾年政府債務風險指標水平不會有明顯變化。
肖捷說,截至去年年底,我國政府債務余額為29.95萬億元,其中,中央財政國債余額13.48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務余額16.47萬億元。我國政府負債率(債務余額/GDP)為36.2%,比2016年的36.7%下降了0.5個百分點。
“按照新預算法規定,發行地方政府債券是地方政府舉借債務的唯一合法形式。”他說,“大家請注意,是唯一合法形式。”
2017年,財政部查處并公開通報了10批違法違規舉債案例,處理了近百名相關責任人。“對于各類違法違規舉債問題,我們的態度是堅決的、明確的,也就是發現一起,要查處一起、問責一起。”肖捷說。
他表示,下一步,財政部門將繼續采取“開前門”和“堵后門”并舉的措施,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在“開前門”方面,今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13500億元,比去年增加5500億元。同時,合理確定分地區的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穩步推進專項債券管理改革。在“堵后門”方面,堅持誰舉債、誰負責,嚴格落實地方政府的屬地管理責任,債務人和債權人依法合理分擔風險。同時,將加大督查問責的力度,做到終身問責、倒查責任。
“我們相信,通過這些措施,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完全能夠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風險。”肖捷說。
理順央地財政關系 預算績效管理擴圍
黨的十九大提出,建立權責清晰、財力協調、區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
肖捷說,此前我國已先后出臺外交領域的改革方案和基本公共服務領域中央和地方共同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今年將重點推進教育、醫療衛生、交通運輸、環境保護等領域的改革。
“通過推進這項改革,將有力促進各級政府更好履職盡責,更有效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效率和水平,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他說。
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規模約21萬億元,如何把錢花在刀刃上、花出實效?
肖捷表示,目前預算績效管理僅限于一般公共預算,下一步績效管理范圍將逐步擴大到所有的財政資金,包括政府性基金預算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財政部門將一如既往牢固樹立勤儉節約和過緊日子的思想,在財政支出方面以績效為導向,創新預算管理模式,努力做到少花錢、多辦事、辦好事。”他說。
房地產稅制度設計將合理降低建設交易環節稅費負擔
史耀斌在記者會上表示,在設計房地產稅制度時,將合理降低房地產在建設交易環節的稅費負擔。
史耀斌介紹,房地產稅作為一個稅種歷史悠久,在大多數國家普遍實施。幾乎每個國家的房地產稅制度都存在以下四個共性的制度安排:
一是所有的工商業住房和個人住房,都會按照評估值來征稅;二是所有國家的房地產稅制度安排中,都有一些稅收優惠;三是房地產稅屬于地方稅,它的收入歸屬于地方政府;四是因為房地產稅的稅基確定比較復雜或者非常復雜,所以需要建立完備的稅收征管模式。
史耀斌表示,我國房地產稅制度設計會參考國際上共性的制度性安排的一些特點,但會從中國的國情出發來合理設計,比如合并整合相關稅種,以及合理降低房地產在建設交易環節的一些稅費負擔等,使房地產稅制度更加合理、更加公平,既能夠起到籌集財政收入的作用,又能夠起到調節收入分配、促進社會公平的積極效應。
史耀斌說,按照中央的決策部署,目前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財政部以及其他有關方面正在抓緊起草和完善房地產稅法律草案。房地產稅總體思路就是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按照這個總體思路,目前正在設計、完善,并進行論證和聽取意見。
個稅改革增加子女教育、大病醫療等專項扣除
“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引發廣泛關注。史耀斌在記者會上表示,起征點提高到什么程度,將根據居民的基本生活消費水平的變化來提出政策性建議。
史耀斌說,此次個人所得稅改革有兩大內涵值得關注,除了提高起征點,另一個內涵是前所未有的,即增加了專項扣除,首選重點就是子女教育、大病醫療等老百姓最急需最關切的方面。“當然,我們還會根據實際的情況來最后具體確定專項扣除項目的規模和數目。”
“此次個人所得稅改革還要改革完善個人所得稅的征稅模式。”史耀斌說,改革會將分類稅制轉化為建立起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稅制,這也是世界上通行的個人所得稅征稅模式。
“我們會將一些勞動性所得,比如說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作為綜合所得合并起來,然后再確定一個基本減除費用,大家稱之為起征點,再進行征稅。”
史耀斌說,改革旨在更好體現稅收公平,體現調節收入分配的作用。改成綜合與分類征收的稅收模式后,綜合性征稅的項目會按年匯總來進行綜合征稅。
史耀斌表示,下一步將加快啟動稅收改革方案,同時啟動個人所得稅的修法,把所有的改革要素通過稅法的修訂最終確定下來。“相信通過這些改革,能夠使個人所得稅納稅人的稅負更加合理,同時也更好地顯現個人所得稅調節收入分配,促進社會公平的積極效應。”